地域性研究中心
 首页  概况  新闻中心  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国际交流  设计项目  联系我们  地域微博  学校首页 
新闻中心
 研究所新闻 
 公告通知 
 地域故事 
地域故事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域故事>正文
研究生培养之新探索——管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2014-09-21 16:58 施 太 庚 (原国务院学位办综合处处长)  审核人:

一、 研究生培养现状简述

    在我国,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两大方面军:一是高等院校,二是科研院所。其中尤以高等院校为主。当前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已相当普遍,通常是科研院所招的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学习需要依托高校完成,科研工作回院所完成。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据此理解,高校内的研究所招收培养研究生更是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事实上不尽然,原因是高校内的研究所一般说天生有两大弱点:一是它的经济实力,硬件支撑,项目和资金来源远不如独立科研院所那么雄厚充足,他们常常是替人当帮工,只分得一分小蛋糕。二是高校内研究所肩负教学科研两付重担,研究人员花在科研上的精力没有独立科研院所科研人员那么集中专一。这两大弱点制约了得天独厚兼备教学科研两大优势的高校内研究所巨大潜力的正常发挥。

二 、尝试探索

    高校内的研究所,本来是处在一个教学科研融为一体具有巨大教学科研优势的大环境之中,理应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理想环境。但如上所说,由于两大先天弱点,制约了它巨大优势的正常发挥,未能在学校起到顶梁柱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它回归到教学科研两大优势正常发挥的正常轨道上来呢?许多人在探索,沈阳建筑大学也在探索,而且它所解决的不仅仅是上述两大弱点问题,它的探索更具深刻性和广泛性。

浓缩精华创建全新的研究所

    沈建大由一位前任校长牵头在校内率领一支精干小分队独树一帜地建立了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亦称地域性建筑研究中心,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从只有一间小房子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一个有一定规模、有相当规格并富有特色的建筑研究所。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独树一帜开门办所

    他们开门办所,集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于一体。靠创牌子、创特色,通过艰辛努力换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项目。他们不崇洋媚外,不沉迷于"与国际接轨",而是独树一帜地选择了以地域性建筑研究为重点的研究策略。深挖地域性建筑的内涵,把对地域性建筑文化研究得到的成果融入对现代城市和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之中。包括对外承接建筑设计任务,也要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紧密结合地域条件的创新精神。这一做法始终贯穿于培养研究生的全过程,作为培养研究生继承创新和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的一个手段。正是他们这种独树一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策略,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引来了源源不断的项目、资金。他们已经承接并完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大型设计项目,找不到丝毫迷外痕迹,而是处处显示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现代气派,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和由衷的称道。例如他们设计的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辽宁园,将满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深得专家和观众赞美,被评为世界博览会设计金奖。另一座由他们所设计坐落在大连风景区的“渔人码头”方案,以长江岸畔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石宝寨”为设计理念为依托,创造了一座蕴含传统文化古韵又展现着时代风格的公共建筑。它紧密结合地形条件,攀坡而下,直达海面,将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一处颇具特色的优美景观。

()产学研精妙结合

    “产学研结合”在高教界早已唱响,已成为公认的大学办学必经之路,但是这三者结合得像沈建大如此精妙恐怕还为数不多。地域性建筑研究中心的人从他们勇往直前不给自己留下回头路的精神出发,常戏称自己是“地域小鬼”(意在不怕鬼,敢向权威挑战),他们是如何把这三者巧妙结合的呢?

    他们的主攻研究方向是发掘和探索研究地域性建筑理论与设计,但又不是纯学术纯理论的研究,而是把这种探索研究与当今现代建筑设计紧密结合起来,把他们对地域性建筑研究中所吸收的营养和取得的成果灌注于他们对外承接的建筑设计任务中去,使这些“现代建筑”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昂然挺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而不是洋式建筑的翻版。当然,在他们的建筑设计研究中也不排斥吸收国内外现代建筑思想与技术的合理要素,从而创造了自己的设计风格,而不是单纯模仿别人。

    研究所理所当然是培养研究生不可或缺的坚强载体,因此承担的课题与培养研究生密不可分。他们摸索着在产、学、研各自不同的规律中,寻找着结合点。由于他们有机地将科研课题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也结合于工程设计的实践,将工程设计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使得科研成果扎扎实实,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得到保证;也由于将工程设计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又使得一个个不同凡响的、高品位的设计作品从这里推出,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找到一个理想平台,探索出一条可操作的途径。由于这种课题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自然结合,而且还是培养研究生重视实践、服务实践、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是通过研究生也参与对外承接的设计任务来实现的)。用实际任务作靶子,既带领研究生进行了科学研究,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解决了研究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所以这里的研究生吃穿用不愁,无丝毫后顾之忧,个个劲头十足,不知疲倦,生龙活虎,奋发向上。

 ()研究集体生气勃勃生机盎然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新生代研究集体,这里没有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没有一团和气。这里没有笑里藏刀之人,也没有无所事事、拨弄是非之辈,有的是心胸坦荡、心情舒畅、光明正大的地域人。所内同仁发自内心地说出:自己愿意“生为地域人,死为地域鬼”。有这样一种氛围的集体实不多见。那么他们是怎样历练到此种境界的呢?

    他们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研究所,他们创造了一套自己的"地域文化":

    敬业文化——高度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崇高理想和目标引领下的工作责任感。个人心情舒畅是地域人的精神风貌人格特征。工作时间紧张而高效,上下班有时间规定却没有明确界限,加班加点不用号召安排。面对工作绝不说“不”,人人都自觉地去干好他应干的事,而且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完成各项任务。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其他事务,他们一个人干几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将同时干几件事,引以为荣。

    亲情文化—— 整个研究所是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虽有领导、被领导以及其他工作分工,也有年长和年轻之分,但绝没有令人生畏的那种"权威"之势和违心的顺从。有的是长辈与晚辈之情,兄弟

姐妹之谊,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每年一度的“地域节”、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咖啡间休(coffee break)、以及平时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地域人的浓浓亲情——这里既是放松休闲的港湾,也是情感交流、创意迸发的灵感圣境。

    白领文化——地域人一举一动体现的是高尚的品位:衣着整洁而非名牌,品位高尚而非傲世,处世真诚而不掺假,工作严谨而不敷衍。这种白领文化所提倡的并非一掷千金,而是一种公私分明、艰苦奋斗的精神。物质条件资源充足,但为私事决不占用公家或集体的一分便宜,哪怕是一张纸、一次电话。勤俭节约不浪费,打印材料从来要双面用纸……等等均已蔚然成风。“地域”就是他们自己的家,一个充满卓越追求和高尚情操的大家庭,这就是地域人的白领精神。

    鬼文化——作为“地域”人(又自己戏称“地狱小鬼”),他们崇尚“佛的精神”:“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他们说,只有鬼才不怕鬼,地域中的我们又有何所惧?他们敢于闯关,敢于知难而上,敢于向自己挑战,敢于向权威叫板。只为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为丰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添砖加瓦,鞠躬尽悴。

三、一点启示

    地域性建筑研究中心的尝试与实践,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句话说支部建在连上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基本保证.笔者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把研究生培养"基地"建在高校的研究所上似乎是个方向。当然,这种研究所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有独特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方向,并善于把研究课题与工程实际或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并有一个有远见卓识、无私奉献的领军人物。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在全校一盘棋、合力的支持下,这样的研究所就能在完成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中,演绎出光彩夺目的好戏来——人才辈出、成果累累、财源滚滚、良性循环,攀高创新永不止息。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365bet官方网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