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下午2点,由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和建筑八卦沈阳舵共同主办的以“城市复兴及建筑设计DIY”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沈阳建筑大学乙3-201成功举办,朴玉顺教授、徐帆副教授及在读研究生邹笑君为大家带来了此次的学术分享,并且在场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评论。
第一部分:学术分享
徐帆会飞的盒子方案设计——T型系列
“会飞的盒子”是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设计的学生宿舍,设计方案有三种系列,分别为G系列、S系列和T系列,徐帆老师重点介绍了T型系列方案。T型系列总的设计原则是“以最少的模块种类组合出最多的方案”以达到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的设计方案,采用两类基本模块,一类为生活模块,一类为服务模块,生活模块为T型,之所以为T型,是因为使它能更好的与服务模块相连。T型生活模块在组合时在营造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在结构的合理情况下,利用盒子建筑的优势进行一层的拼接,二层的搭接形成悬挑和露台,营造均质良性空间。服务模块中,依楼梯厅、管理室及盥洗室的惰性强弱依次以建筑合理性进行排列组合,最后形成55种服务模块的组合方式。接着以服务模块为中心,生活模块以合理的方式与其对接,组合出尽可能多的空间组合方式。以其中的一种组合方案为例,公共自习室在不同的位置与楼梯厅相连,二层的搭接使每个卧室有良好的均质空间,每个生活模块都有一个公共的入口和空间。除了上述的一次组合方案外,还可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组合,使多次组合之间形成围合的空间以适应多变的地形,形成具有适合标准化生产,造价低廉,菜单式的组合方案设计。并以此抛砖引玉,开启盒子建筑的一角,为未来标准化设计提供可思考的视角。
邹笑君传统聚落保护模式研究-现有保护模式利弊分析
“传统聚落”一词的界定,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还基本保留着原来的不是残余或只剩一小部分的村庄体系,能表现鲜明的地方特色的聚落。在此基础上发掘传统聚落在保护模式上出现诸多问题,结合调研走访总结出四种保护模式,并针对各种保护模式分析其利弊。
传统聚落的保护模式按照其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分为四类,即:原真性保护模式、功能混合的保护模式、功能置换的保护模式以及功能分置的保护模式。原真性保护模式的优点主要是可以保护乡土建筑,但对于生活需求不能予以满足;第二种保护模式——功能混合的保护模式,虽然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但是商业的使用会对原住民产生消极的影响;功能置换的保护模式,可以为当地人提供一个休闲购物的场所,增加传统聚落的人气,但是会使聚落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仅仅保留下了民居,村落中的原驻民生活和居住的环境却没有保留下来,在改造后可能成为一种高消费、小资的场所,出现“绅士化”的现象;功能分置的保护模式主要利用地形来实现,使商业开发与原住民居住隔河相望,但如果二者距离过远会导致原住民生活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从传统聚落的开发利用,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及聚落中传统元素的传承等方面对以上四种保护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有所启发。
朴玉顺挖掘与传承辽河口文化的建筑实践探索
研究背景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20余年对地域性建筑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坚守,并发现当下勘察、设计行业的持续下滑,城乡建设又出现众多的问题,为谋求建筑行业的生存、发展方向,提出地域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出地理资源决定论,即地理资源决定着建筑特点的相对稳定常量,而地理资源又决定着地域性的来源与走向。
关于“来源”,辽宁的地理资源为辽河、辽河流域片,地域文化为辽河文化,辽河文化能够解释辽宁的建筑地域性的来源,当代辽宁建筑地域性特点表达指向辽河文化。辽河口的地理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临海,沿河并与海联通,也是一处退海之地,因为土中含碱和盐导致辽河口多水无山少树,遍布着魏塘潮沟,坨多岗繁,而且雨少风大。
辽河口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颇具特色的辽河口文化—“三元一体,相合相融”。“三元”是指商业型、渔业型和农业型,商业型:沿河地区的田庄台驻民,多是商人或服务于商业的人,辽河一度繁荣的航事,相继促生了田庄台、沙岭等几个商事兴旺的埠头,最终孕育了以河运为载体的商业文化;渔业型:濒海地区二界沟的驻民,多是渔民及服务于渔业的人,鉴于他们赖以为生的辽东湾是中国维度最高的渔场,每年冬季都会冻结,他们就在多年中候鸟似的春去秋返,孕育了以外海捕捞为载体的渔雁文化;农业型:退海之地,雨水大的年头捕鱼摸虾捉蟹,雨水少的年头晒盐熬碱织席,雨水刚刚好的年头就耕田种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三种经济形态,用当地老百姓的老话说,就是“涝捕鱼虾早晒盐,风调雨顺种庄田”。这种交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这一地区的驻民大多集农民、渔民、手工业者于一身。
“去向”的实践探索:用两个实例对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中如何传承独具特色的辽河口文化进行探讨。商业型——沿河,大洼县田庄台老街,独特的文化形态催生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深入挖掘辽河口地区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特点,田台古镇的“魂”是辽河水道交通文明的代表,是辽河口码头文化的代表,也是辽河口传统商业文化和商业模式的代表。脱胎于田台传统建筑的造型与装饰,而这种造型与装饰是独特田台老街氛围的形象代言。由帆船、群雕、浮雕组成的码头再现了田台古埠的繁忙,还原了因码头而兴盛的田台老街。田台老街中井然有序地布置着八大商号、特色小吃、大车店、铁匠炉、妓院、烟馆等极具田庄台特色的商业内容。在建筑形式上采用囤顶作为呼应,运用象征红海滩的传统木材本色和传统青砖与黄泥结合的材质,建筑装饰上简化传统纹样,门窗把菱格加以简化与大窗结合。渔业型——临海,二界沟老码头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总体构思是保留老码头,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原有功能布局建造船博物馆、网博物馆和锚博物馆。重点推敲沿滨海路景观,群雁归来主题广场等等。总之,挖掘与传承地域文化的建筑实践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并且永远在路上!
第二部分:嘉宾评论
三位主讲人在讲座分享之后,由我们此次邀请到的嘉宾:辽宁省住建厅副厅长杨晔先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吉燕宁教授、城建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主任张红民教授、中国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洪礼先生以及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伯超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评论。
杨晔:谈谈我对“会飞的盒子”的看法,受国际产业的影响,二手集装箱现在剩余量充足,利用集装箱改造成建筑,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此为研究的契机,客观的看待专业会呈现理论与实践的共赢。
王洪礼:国内前三十年,建筑行业体现的往往是一种供需关系,而后三十年,则需要专人专事专视角的态度,从理论研究入手,正确的思路来做设计,像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竣工八年就被炸毁,所以每个建成的建筑都要扎根于环境之中,让建筑能在物理寿命之内扎根于环境之中,不要盲目设计,要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集思广益才能把建筑做好。
吉燕宁:朴老师的分享,很好的诠释了“产学研”这种特有的形式对设计的帮助,我之前也做过辽河口文化的一个项目实践,那我想问一下朴老师,辽西的囤顶建筑和辽南的囤顶有什么不同?
朴玉顺:囤顶建筑存在于吉林西部到辽宁西部这个范围,盘锦的囤顶的矢高比弧度稍大些与降水量有关,他们只有很小的微差。
张红民:受建筑研究所的邀请来到20年未回来过的母校深有感慨,城建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刚刚成立,看到如今建筑研究所这里的成果,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有所启发,当今的沈阳的建筑产业不景气,发展节奏慢,有更多的值得反思的问题,“产学研”这种体系,还有我们城建之前有个与万科合作的“纸建筑”实践活动,像类似于这种活动会是个好的作用。
第三部分:现场交流
问题一:对朴玉顺教授提出问题,我是来自广东的学生,针对广东现在缺乏地域性建筑特色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应该采用什么手法设计建筑?
朴玉顺:首先说到设计手法是一个特别大的范畴,不能一两句概括,但是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辞幸苦的整理与积累资料,然后提炼升华这些具体问题会是一种更有效的指导。
问题二:地域文化定型后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陈伯超:现在建筑设计想表现地域性特色的时候往往会介绍怎样做成这样的设计,但是不会说为什么这样做,缺少一些根据,记得有一次建筑学会的主题是“建筑界的东北风”,那怎样研究东北风,首先要先发现东北风,比如代表东北文化的“赵本山”、秧歌等,得先可以先一起扭一扭秧歌,才能再研究东北风。地域文化的体现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上,自然环境又可以包括气候、地理条件和资源与技术,比如,贵州多为石砌建筑,而其他地区则不会。人文条件表现在对历史的挖掘、生活的习惯、民族文化、宗教等都可以成为建筑创作的营养,还有非物质的,不应只是元素和符号的拼贴,更多的应体现在空间、结构等方面。
针对“会飞的盒子”的想法,“会飞的盒子”是邓飞先生提出的一个公益理念,为了解决偏远地区存在流动与留守人口的一个解决办法,贵州的第一个盒子是在本校“刘佳颖团队”完成的,今年夏天又在北京成立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在全国做成一百个会飞的盒子,我们校可以做九十个甚至更多,但又不局限于现状,更多的是让集装箱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做成集成式的装配式建筑。
问题三:集装箱能体现地域化吗?
陈伯超:集装箱也能从文化的角度尝试,比如我们之前有个项目,是在故宫与帅府附近的一条空地上做了一条集装箱步行街,这个设计就体现了集装箱与清方城风貌的结合,体现地域特征,用抽屉式的结构对其设计。除了此次介绍的“T”系列方案外,还有我们研究所张勇老师设计的“G”系列中就用了当地的竹子材料体现了地域性。还要考虑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